身体瘀青持续超过1周以上没消?小心可能遗留下肿块产生脂肪瘤、纤维瘤

2020-04-08 21:44:46急救知识
生活上总免不了有磕磕碰碰,瘀青往往也会随之而来,虽然瘀青有碍观瞻,但一般来说大多只要一周左右时间就会自行消散,因此民众常对瘀青不以为意。但中医师提醒,如果民众发现瘀青持续超过1周以上,甚至数个月都没消退,甚至还硬硬肿肿的;或是明明没有碰撞,身体却常常莫名青一块、紫一块,就应提高警觉,尽速就医找出原因较有保障。
身体瘀青持续超过1周以上没消?小心可能遗留下肿块产生脂肪瘤、纤维瘤
瘀青3、4个月都没消?小心可能遗留下肿块产生脂肪瘤、纤维瘤
瘀青是怎么形成的呢?赖睿昕中医师表示,瘀青主要是人体肌肤受到外力撞击或揉捏过度,造成皮下微血管破裂,使得血液漫流于组织之间导致。瘀青部位一开始在外观上会有红肿、疼痛的情况;1~2天后组织间的血液因缺氧,会使肌肤表皮呈现青色;3~4天渐渐变蓝紫色,再慢慢变褐色,一周左右会退成黄色后慢慢消失。
而每个人瘀青的复原速度会因受伤程度、人体代谢速率不同而有所差异。假如瘀青未消除,有可能是没有妥善照护受伤部位,导致皮下瘀血与水肿无法及时散去,使受伤部位修复不良、组织增生,而遗留下肿块导致。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受伤细胞的不同,这些肿块更可能会演变、产生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骨瘤、神经瘤等肿瘤。
虽然上述大部分肿瘤为良性,不会造成身体的伤害、不容易增大,但也有可能因为活动、碰触等因素慢慢增大。因此,临床上建议民众,当3、4个月瘀青都没消时,可以试着适度热敷,加上轻柔按摩看看。假如,执行数天后瘀青及肿块未见改善,则建议尽速就医,了解是否伤及深层组织或骨头,或是否可能有其他健康问题,例如,紫斑症或其他血液疾病。
一般正常瘀青多半会出现在四肢及身体外侧容易受到碰撞的部位。 但假如在大腿内侧、腹部、背部等不易碰撞的部位出现瘀青,就应该特别注意、提高警觉,这有可能是疾病刚开始的表征。
身上常出现不明原因瘀青,且集中在腹部、背部等不易碰撞部位?小心恐是紫斑症、白血病前兆
赖睿昕中医师也特别提醒民众,如果身上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瘀青,或是稍微一碰就瘀青,甚至合并其他异常出血。特别是,一般正常瘀青多半会出现在四肢及身体外侧容易受到碰撞的部位。但是,假如在大腿内侧、腹部、背部等不易碰撞的部位出现瘀青,就应该特别注意、提高警觉,这有可能是疾病刚开始的表征。像是,紫斑症、白血病等血液疾病,都可能引起上述现象的发生。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躯干及四肢常会有多处出血点,或是大大小小的异常瘀青,这是临床上常见白血病的初发征状。
●紫斑症:紫斑症则是皮肤出血呈现红紫色斑点的统称。造成紫斑症的疾病很多,多半和出血性的血液疾病有关,除了身上容易瘀血、出现瘀斑、紫斑以外,女性月经血量也会增加,更甚者会有牙龈出血不止、流鼻血、月经量多不止、肠胃道出血、血尿等。
放血处理瘀青?有中医师身份及资格者进行才有保障,24小时内注意伤口清洁
除了解释瘀青的成因,跟出现哪些异常要当心外,赖睿昕中医师也进一步针对中医处理瘀青的常见临床方式加以说明。其提到,中医有个快速治疗瘀青的方式,那就是放血。放血是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在特定穴位扎针放血,以达到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以及疏泻病邪,帮助祛邪外出的治疗方式,属于中医“泻法”的一种;简单的说,就是将多余的排出、将不通的打通,来让人体归于平衡。
放血属于侵入性治疗的一种,执行放血疗程的人员需具备中医师身份及资格,过程中也必须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才能确保安全。
至于放血的具体施行方式为何?赖睿昕中医师强调,放血属于侵入性治疗的一种,执行放血疗程的人员需具备中医师身份及资格,过程中也必须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才能确保安全。中医执行放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先将身体表皮消毒后,再迅速扎针使血液流出;假如血液不易流出,则会使用消毒过的拔罐器,附着针刺部位负压将血引出。一般临床放血治疗,所需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不等,而其也强调,放血不是血放的越多越好,事实上过度的放血容易损耗气血,需特别注意。
另外,治疗前后患处伤口需经过仔细消毒,避免感染也很重要。尤其是,放血后的伤口清洁很重要,建议24小时内不要碰触到水或洗澡!可用防水绷带小心保护伤口,伤口部位会有一点痛、酸或无力感,这症状会随着时间舒缓,若伤口有持续红肿的情形要尽快回诊。而在放血后,也需注意饮食方面,切忌避免食用炸、辣热性的食物,这类食材容易让身体燥热阻碍伤口复原。
放血作用多?谁都能进行吗?中医师提醒有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状况者不宜
不光解说瘀青放血的方式,赖睿昕中医师也进一步说明放血在中医临床的用途,放血常用在消肿、止痛、泻热、化瘀等,像是外,伤引起的肿痛瘀血,如果在患处针刺,排除流不出的瘀血,能很快缓解肿胀症状,并加速复原。此外,血瘀而引起的头胀、头痛、失眠,在头部扎针去除瘀血,也可迅速获得缓解;面对热性疾病,像是高血压、急性中风、热中暑,肌肉高热、颈项僵硬,放血可以排除血脉中的邪热,使身体降温、气血归于正常。
中医认为“久病必有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因为血瘀,使得疼痛长期无法消除,此时可以在特定穴位扎针放血,使经脉疏通、促进气血循环来改善疼痛。但要注意,是否适合放血应听从专业中医师诊断,切勿自行下诊断、施行,以免产生不良作用。
不过,赖睿昕中医师也提醒,因为放血会产生伤口、造成出血,因此有凝血功能障碍;有血小板缺少、血友病、长期服用抗凝血剂、严重肝肾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因为伤口不易愈合,应谨慎接受放血或最好避免。另外,皮肤感染、溃疡的人,也不宜在感染部位的周围进行放血。
还有,有严重贫血、低血压、血管瘤的人,女性怀孕、刚生产后、过度疲劳、大病或久病初愈、体质虚弱、过饿或过饱、酒醉,也都不适合,最好也不要接受放血疗法。有晕针史或怕血的病人,也不要勉强接受放血疗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