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中医中的药用价值
2018-06-10 22:40:33急救知识

功用:
燥湿散寒,截疟。
性味:
辛. 温。
归经:
脾. 胃
用法用量:
一钱至二钱,煎服。
药名及炮制:
草果、草果仁、炒草果仁(炒,打碎用)
方例:
草果饮(《证治准绳》):草果、高良姜、厚朴、藿香、半夏曲、丁香、青皮、生姜、大枣治寒湿内积,胸腹胀痛。达原饮(《温疫论》):槟榔、厚朴、芍药、黄芩、草果、甘草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先憎寒而后发热,继而但热不寒,或发热傍晚益甚,头疼身痛,脉数。
应用:
1.用于寒湿中阻、脘腹胀满、吐泻等症草果香浓辛烈,有较强的燥湿散寒6,可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苍 等同用。
2.用于疟疾。草果又能截疟,药性温燥,以治寒湿偏盛之疟疾为移。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文献摘录:
《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
《本草正义》:「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崇。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
《本草求真》;「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6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备述:
化湿药应用注意事项
1.化湿药的效用有化湿、燥湿之不同,说明作用有缓弱、强烈之异,应跟据湿阻中焦之程度适当选用,以免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之弊。
2.化湿药主要用于寒湿中阻之症,常配合温里药同用;如为湿热之症,须配合清热燥湿药同用。
此外,如兼气滞,可配行气药;脾胃失运,可配健脾和胃药;如湿邪较重,还可与利水渗湿药相配伍。
3.化湿药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