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兰汉典中医医院周三全天、周日上午出诊
2016-11-25 17:37:37急救知识
汉典中医医院出诊时间:周三全天、周日上午
陈思兰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医疗专业。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糖尿病专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专病医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和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特约编委。2008年10月拜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内分泌首席研究员、首都名师、博士后导师林兰教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
从事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工作三十一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神经病变、皮肤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和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危象等)以及月经紊乱、色素斑、痤疮的中医病理机制、证型客观指标分析、治则方药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实践经验
2014年协同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年协同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新中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医药学报》、《北京中医》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 参与编写著作《中老年常见病的治疗及护理》、《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防治丛书》、《内分泌代谢病中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三部。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三等奖。
独立培养七年制硕士研究生3人。先后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自然基金等
15项课题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疾病
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月经不调、色素斑及痤疮等女性内分泌疾病 甲亢颅脑外伤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
工作经历
从事中西医内分泌科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16年,参加科研课题有: 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降糖通脉宁治疗成年人糖尿病血管合并症的临床实验研究”。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获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降糖甲片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1995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
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甲亢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证的临床实验研究”。1998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
⑷国家“九五”攻关中标课题:“糖维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己按计划顺利完成,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糖心平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已按计划完成结题前准备,等待验收。
国家“十五”攻关中标课题:“中医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进展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发表论文及刊物
[1]“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第一作者,该论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6月第8卷第6期。
[2]“中医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报告”, 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新中医》1996年第10期。1997年被中国中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总编委会评为一等奖,并收编入国家版《中国特色医疗新技术》一书中,由国家级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正规出版发行。
[3]“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与病情控制”, 第一作者。该论文发表在《中国医药学报》1997年第12卷增刊。
[4]“中老年常见病的治疗及护理”,部分编辑。该书于1999年10月由中国农村出版社出版。
[5]“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89例临床分析”,该论文发表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进展》,2000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6]“糖微康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该论文发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2001年第9期。
[7]“降糖通脉胶囊治疗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变化”,该文发表在《北京中医》1995年增刊。
[8]“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手册”,部分编辑。该书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