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寒湿膝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配伍用狗脊

2019-04-08 22:43:39急救知识
狗脊
狗脊的性味:
苦甘温。
功效:
(1)苦坚肾,甘益血,温养气。
(2)除风虚,强机关,利仰。
主治:
治失溺不节,脚弱腰痛,寒湿周痹。
性状:
有黄毛如狗形,故曰金毛狗脊。
制法:
去毛切,酒拌蒸,熬膏良。
配伍:
萆为使。
————————————————————————–
名称:
狗脊/金狗脊
课本参考:
Lotusea中草药学 124.00页
分类:
怯风湿药 — 怯风湿强筋骨
功用:
补肝肾,强筋骨,风湿。
性味:
甘、苦. 温。
归经:
肝、肾.
用法用量:
三钱至五钱,煎服。
药名及炮制:
生狗脊(洗净,晒干,切片用)。狗脊、金狗脊、制狗脊(蒸熟应用,可减少苦燥之性)。
方例:
四宝丹《普济方》:狗脊、制乌头、萆、苏木治风湿痛。
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足软无力等症。狗脊补肝肾而强筋骨的,与杜仲相近似,临床上用治腰膝酸痛,常与菟丝子、牛膝、杜仲等品配伍。
2.用于风湿痹痛等症。狗脊又能温散风湿而利痹,对肝肾不足而又感风湿之邪的腰背酸痛,常与桂枝、秦艽、海风藤、牛膝等配伍应用。
文献摘录:
《本经》:「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
《别录》:「坚脊,利俯仰。」
《本草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备述:
狗脊补肝肾而强筋骨,治腰脊酸痛,与杜仲相近似;它兼能风湿,治寒湿痹痛,又与巴戟天相近似。但杜仲补益肝肾的作用较佳,兼能安胎;巴戟天则柔润而不燥,温散风湿的作用较差。
科属: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
药用部份:
植物的根茎
————————————————————————-
别名:
百枝、狗青、扶筋、脊。
产地:
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台湾等。
采集:
秋末冬出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削去细根、叶柄及黄色柔毛后,切片晒干者为生狗脊,如经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干时在切片晒干者为熟狗脊。
药材:
金毛狗脊又名金狗脊。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外附光量的金黄色长柔毛,上部有几个棕红色木质的叶柄,中部及下部 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淡、微涩。
性味:
苦甘,温。
归经:
入肝、肾。
成分:
含淀粉、鞣质等。
功效:
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痛,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频尿,遗精,白带。
宜忌:
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慎服。
———————————————————————–
来源:
本品系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ith 的干燥根状茎。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8~18cm,直径3~7cm,外附光亮的金黄色长柔毛。上部有几个棕红色木质的叶柄,中部及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淡,微涩。
饮片 呈不规则长形,长椭圆形。纵切片长约6~20cm,宽3~5cm;横切片宜径2.5~5,厚2~5cm,边缘均不整齐。生狗脊片表面有时未去尽的金黄色柔毛。在近外皮3~5mm,有一圈凸出的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纵片之圈多不连,贯,表面近于深棕,色平滑、细腻,槽纹,其他与生者同。质坚硬而脆,无气无味。
一般炮制法:
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清水泡透,捞出,9~12mm 厚片,晒干。再取砂子置于锅内加热,倒入金毛狗脊片,武火炒至鼓起,取出,去净毛。
熟狗脊:
蒸或煮,亦有黑豆煮。晒至七成干,切片,晒干。
炮制目的:
据化学分析,狗脊毛茸主要含Tannin(鞣酸),多外用作局部止血剂。根茎内主要含淀粉,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具有除湿,补,肾强筋骨的作用。因此,要求在加工炮制时,必须用砂淡去看茸。另外,经砂淡后,狗脊裂痕膨胀,接触溶媒面积扩,大有效成分易被溶出。
解说:
商品中分狗脊条(完整者)及狗脊片两种。
狗脊条:以条长、身结,被黄褐绒看为佳。
狗脊片:以片厚薄均匀,有亮片,内纯黑,坚实无毛,不空心者为佳。
狗脊、黑狗脊、白狗脊。
黑狗脊是指狗脊经黑豆煮,制成黑棕色的成品。
白狗脊表灰白色,市场品很少,此种拟为乌毛蕨科(Blechnaceae)之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Linn. F.)Sw.之干燥根茎切片。
贮藏:
本品易霉,贮于干燥处,宜常晒。
临床应用:
强壮、镇痛药。用于肝肾不足之风湿关节痛,体弱老人的寒湿膝痛、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比较:
生药:风寒,利关节,治风寒湿痹。如四宝丹、狗脊饮。制药:补肝,肾强筋骨,治肾虚腰痛、小便频数、白带绵下。如狗脊饮、海马保肾丸、木瓜丸。
中药狗脊的应用配伍
1.强腰膝,祛风湿:
本品苦甘性温,专入肝、肾,善祛脊背之风湿而强腰膝,故常用于肝肾不足之腰痛脊强、足膝无力及风湿痹痛等证。凡肝肾亏虚,兼感风寒湿邪,症见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足膝软弱者,可与萆、菟丝子配伍,以补肝肾,祛风湿,如《圣惠方》狗脊丸;或与牛膝、附子、独活等同用,如《普济方》狗脊酒。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体无力者,可与附子、桂心、山茱萸、秦艽等合用,以温肾散寒、祛风除湿,如《圣惠方》狗脊散;若气血亏虚,感受风湿,手足麻木不利者,则可与熟地、当归、牛膝、木瓜等伍用,以祛风养血、强筋壮骨,如《易简方便》狗脊饮。
2.固肾气:
本品性温入肾,功能温下元而固肾气,故常用于肾气不固之遗尿、尿频、男子遗精、女子白带等证。凡年老肾虚尿频不禁者,可与益智仁、茯苓、杜仲等配伍,以益肾缩尿。凡男子肾虚遗精,腰酸腿软者,可与远志、茯神、当归等相配,如《濒湖集简方》固精强骨方。凡妇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者,可与鹿茸、白蔹、艾叶同用,以温肾固摄,祛湿止带,如《普济方》白敛丸。
1.《本草经集注》:“萆为之使。”
2.《本草经疏》:“得鹿茸、白蔹、艾、茯苓、蛇床子,治室女冲任带脉三经虚寒下白带;得牛膝、菟丝子、地黄、山茱萸、白胶、杜仲,固精强骨壮腰肾;得沉香、牛膝、石斛、木瓜、五加皮、白鲜皮、菊花、漆叶、蒺藜子,能通利关节,除五缓六急。”
3.《得宜本草》:“得鹿茸、白蔹治带下,得川乌、萆治诸风。”
4.《得配本草》:“配当归治病后足肿,佐鹿茸、艾治寒湿带下。”
附方
1.治五种腰痛,轻身,利脚膝。狗脊二两,萆二两,菟丝子一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服三十丸,以新萆渍酒二七日,取此酒下药。(《圣惠方》狗脊丸)
2.治腰脚疼痛。狗脊(烧去毛)、防风、萆、乌头(炮)各一两,蓬莪术(煨)半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圣济总录》狗脊丸)
3.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脉不舒。蘑菇、金毛狗脊各120g,酒500g,浸半月至1月。每服9-15g,日3次。(江西《中草药学》加味舒筋药酒)
4.固精强骨。金毛狗脊、远志肉、白茯神、当归身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5.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鹿茸(醋蒸,焙)二两,白蔹、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两。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白蔹丸)
6.治酒疸,遍身发黄。狗脊(去毛)一两,白芥子一钱,甘草一分。上细锉。用酒一升,煎取半升,去滓,分温二服,(《圣济总录》追毒饮)
7.治痔疾下血。荆芥穗(陈者)、狗脊(去毛)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浓煎木贼汤调下;若泻血甚者,加酸石榴皮等分为散,淡醋汤调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荆芥散)
8.治小儿肛门脱出。黑狗脊、荆芥各一两。上以水一升,煎令沸,先嘘后洗。(《普济方》)
9.治九虫。狗脊二(一)两,川芎一两,细辛一两,白芜荑一两。上为散。三更后先吃牛肉淡干脯三二两,五更初以粥饮调下三钱,良久当有虫下为度。(《圣惠方》狗脊散)
10.治结核病。金狗脊15g,鸡蛋5个,红糖30g,为1日剂量。以金狗脊、鸡蛋2味,加水500g,煎沸后,即取出鸡蛋击破蛋皮,复入煎熟,使药液渗入蛋内。鸡蛋食之,汤冲红糖服之,至病愈为止。[《河南中医》1985,(1):13]
临床报道
治疗体部溃疡狗脊绒毛外敷,每日2-3次。治疗因烫伤、创伤或手术创口不愈所致的体部溃疡以及下肢慢性溃疡50例,除2例无效外,48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96%。
文献综录
1.《本草经疏》:“狗脊苦能燥湿,甘能益血,温能养气,是补而能走之药也。肾虚则腰背强,机关有缓急之病,滋肾益气血,则腰背不强,机关无缓急之患矣。周痹寒湿膝痛者,肾气不足而为风寒湿之邪所中也。兹得补则邪散痹除而膝亦利矣。老人肾气衰乏,肝血亦虚,则筋骨不健,补肾入骨,故利老人也。失溺不节,肾气虚脱故也。
《经》曰腰者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此腰痛亦指肾虚而为湿邪所乘者言也。气血不足则风邪乘虚客之也。淋露者,肾气与带脉冲任俱虚所致也。少气者,阳虚也。目得血而能视,水旺则瞳子精明,肝肾俱虚,故目暗。女子伤中关节重者,血虚兼有湿也。除湿益肾,则诸病自瘳,脊坚则俯仰自利矣。”
2.《本草述》:“夫其所治,《别录》言风邪淋露,少气目暗。甄权又言毒风软脚,肾气虚弱,即此可以思其功。夫经脉所以濡筋骨、利机关,非血无以濡之,非气无以煦之。故此味乃主下焦肝肾之阴气,与上焦心肺之阳气微不同耳。《本经》谓颇利老人,缘老人下焦之阴气多虚,多有不利故也。更绎《本经》但言寒湿,而《别录》、甄权又出风邪毒风之治,非有二也。盖肾者水脏,全藉风木以达阳而化阴;风木虚则阳不达,阳不达则阴不化,阴不化则寒湿病乎血,病乎血则风化自病而为风邪,久之为毒风,还病于肾脏,而为肾脏风毒,或有化为湿热,以为肝种种之病者,皆坐风虚也。此味能益肾气,若主辅得宜,使阳得达而阴得化,有何关节不利而风湿不瘳乎。但病各有所因,则剂各有所主,诚即方书治寒湿脚气,必用益阳气除寒湿之剂;治风湿,必用活血、除风湿之剂;而此特逐队以奏功。又有脚气宜补益心肾者,主以益心肾之味,而此特佐之。然则此味固不任攻击之功,即冀其奏补益之效亦未能专恃也矣。”
3.《本经续疏》:“狗脊,味苦气平,则性专主降。惟其苦中有甘,平而微温,乃为降中有升。降中有升,是以下不能至地,本专主降,是以上不能至天,而盘旋于中下之际。为活利之所凭藉,非补虚亦非泄邪,有邪者能活利,无邪者亦能活利。是以颇利老人句,著于周痹膝痛两证之外,以见其不专治邪耳。”
4.《本草正义》:“(狗脊)能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利关节,而驱痹着,起痿废;又能固摄冲带,坚强督任,疗治女子经带淋露,功效甚宏,诚虚弱衰老恒用之品。且温中而不燥,走而不泄,尤为有利无弊,颇有温和中正气象,而人多忽之,不以为重,殊可惜也。”“然狗脊性温,乃温和温养之意,非温热温燥之例。如果肝肾之虚,阴不涵阳,以此固摄下元,引经向导,亦无不可。”
5.《本草用法研究》:“狗脊苦温性燥,长于治风寒湿痹,利机关、强腰膝是其本功。性温而燥,其色紫如肝,肾虚而有风寒湿邪痹着关节者最为相宜,若纯虚无邪,亦非其治也。”
 

相关文章